希臘傳說中有盜取天火的普羅米修斯,東方神話中有鉆木取火的遂人氏,他們不屈不饒地和天神斗爭,最終為世人帶來了光明。如今,遠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的丹巴縣,一群現實版的“天火使者”,正在用自己辛勤的雙手為藏區帶來光明。
點亮藏區
丹巴縣是甘孜州的東大門,東與阿壩州小金縣接壤,南和東南與康定縣交界,西與道孚縣毗鄰,北和東北與阿壩州金川縣相連。秦、漢時期為西羌領地,隋為嘉良夷地,唐置東、西喜良州,隸雅州,后被吐蕃所據,宋仍置東西嘉良州,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明屬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清康熙置革什扎安撫司和巴底安撫司,一直以來都是少數民族聚集之地,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長征過境,才建立了丹巴縣蘇維埃(又名格勒得沙)政府,1955年正式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車行至其中,入目處山崖聳立,高山切割,大渡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風景奇俊。順山勢而上,全縣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5820米,相對高差為4120米,有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如此秀美的自然環境賦予了丹巴豐富的礦物資源和生物資源,而地杰更是催生了人靈,丹巴美人谷的大名響徹四方,隨處可見不施粉黛,不著華裳但卻天生麗質的漂亮女孩。
不過,這樣一片遠離喧囂的桃源谷中,卻存在著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其下的多個鄉村,基本處于常年無電狀態?!昂谝菇o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樣朦朧的情愫只能存在于文學作品當中,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無電造成的困擾比比皆是。沒有照明、電器設備無法使用,這樣的現狀,如同一場巨大的霧霾籠罩著這個美麗的地方,每當夜幕降臨,丹巴就漆黑一片,不復白日里的風情。
2013年,總投資175億元的四川省“無電地區”農網改造工程正式啟動。該項目屬于國家十二五規劃當中的重點便民工程,建成后將惠及“三州一市”(甘孜州、涼山州、阿壩州、巴中市),為數十萬戶的家庭提供電力輸送,真正做到“點亮藏區”。帶著這一宏愿,2014年4月,中國五冶集團挺進丹巴,承接了“丹巴縣2013年第一批10kV及以下無電地區新建工程”。
盡管中國五冶集團的外線隊伍以擅打硬仗而著稱,也曾經在涼山州、阿壩州等多個少數民族自治區有過豐富的作業經驗,但丹巴新建工程的艱苦環境依然不容忽視。本次新建工程一共涉及阿娘溝二、三村、半扇門二村、火龍溝一村、喇嘛寺二村、額滿村等在內的二十四個鄉村。新建10KV線路20.645公里,新建變壓器45臺,新建低壓線路162.733公里,通電戶數1410戶,是名副其實的“點多面廣”。地處鄉村,受丹巴地貌影響,施工地點的平均海拔在2800米左右,且山險路陡,好一點的地段還有部分狹窄的機耕道路,容得下一輛農用拖拉機勉強前行,更多的地點,則是要完全依靠人力、馬匹馱上去。
無論條件有多么的惡劣,點亮藏區都刻不容緩,中國五冶集團的“天火使者”們開始投入了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接點——復測——分坑開挖基礎——運送材料——立桿——放線——戶表安裝,順著這樣的流程,“天火使者”們每天清晨8點出發,根據點位的不同位置,長則步行2個半小時,短則1小時才能到達施工點開始工作,中午時分,就著礦泉水或山泉,啃兩個自帶的干糧饃饃,簡單對付一頓午餐,稍做休整,在繼續干滿一下午后,邁著蹣跚的步伐從蜿蜒的山路回到項目部,此時已是漫天繁星。所謂的風餐露宿不外如此,但更為“天火使者”們添堵的卻是當地瞬息萬變的氣候環境。丹巴屬青藏高原型季風氣候,除去早晚溫差極大以外,山頂與地面的氣溫最高相差也達到了24℃以上,山頂雪花蓋頂,山腳繁花茂密的情景并不罕見。這樣的突變氣候,再加上豐富的降雨量,使得“天火使者”們的衣裳經常干了又濕,濕了又干,嚴峻的施工環境,考驗著每一個人的意志。
為此,中國五冶集團進行了詳細的項目策劃,明確了項目管理目標、項目主要管理人員職責分工,針對運輸困難采取了加強道路修筑、減少人力運輸改用其他方式運輸,針對受天氣、環境影響較大采取了加強進度控制,基礎先行施工,盡量避開雨季的施工方式。同時,將施工標段細致劃分,嚴格監督執行每一個標段的施工進度,標注階段性重大節點,合理調配施工資源,以點編網,最終確??傮w施工計劃的全面完成。付出總有回報。2014年5月,中國五冶集團丹巴縣2013年第一批10kV及以下無電地區新建工程項目部代表整個甘孜州農網改造工程接受了四川省發改委的檢查指導,受到了省發改委“干得漂亮”的贊賞。
截止2014年10月28日,丹巴縣2013年第一批10kV及以下無電地區新建工程已經成功聯動二十四個鄉村中的二十個,中國五冶集團點亮藏區的行動收獲了當地藏家兄弟的友誼,“天火使者”們每到一處,都會得到熱情的款待,藏民兄弟們拿出滾燙的酥油茶、風味十足的牦牛肉款待他們,為他們獻上潔白的哈達,挨家挨戶地邀請他們去家里做客。
天路為藏家兒女帶來了吉祥,天火則為雪域高原送去了安康,我們共同期盼,當藏區全部點亮之時,在隱隱燈火之下,大家唱起節日歡快的歌謠,放飛喜悅的心情盡情舞動, 藏漢民族血脈永遠相連......
(譚波瀾)
版權所有: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鋼結構及裝配式工程分公司
聯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成洛大道3113號 備案編號:蜀ICP備14028052號-1 成都網站建設:三以網絡